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不同用餐场景下,预制菜爆品品类表现与趋势洞察

发布日期:2025-03-25  
核心提示:预制菜,从争议到刚需的进化之路 2025年春节,预制菜以“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50%”的成绩单刷新行业认知。从饱受争议的“快餐替代品”到年夜饭餐桌的“新宠”,预制菜用市场表现证明其不可替代性。然而,不同用餐场景下的消费者需求差异显著,催生了多元化的爆品品类。 本文结合行业数据、典型案例与趋势分析,深度拆解家庭聚餐、日常简餐、工作餐、社交聚会四大场景的预制菜表现,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预制菜,从争议到刚需的进化之路
 
  2025年春节,预制菜以“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50%”的成绩单刷新行业认知。从饱受争议的“快餐替代品”到年夜饭餐桌的“新宠”,预制菜用市场表现证明其不可替代性。然而,不同用餐场景下的消费者需求差异显著,催生了多元化的爆品品类。
 
  本文结合行业数据、典型案例与趋势分析,深度拆解家庭聚餐、日常简餐、工作餐、社交聚会四大场景的预制菜表现,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01、家庭聚餐场景年夜饭礼盒与地域菜系成爆款

  一、数据表现

  春节档爆发:2025年春节销售额突破200亿元,23家企业推出预制年夜饭礼盒,其中67.4%的消费者选择时优先考虑品牌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如全聚德烤鸭系列、广州酒家广式点心礼盒。
 
  地域偏好明显:上海爱森的“黄芽菜肉丝春卷”销量同比增长120%,一二线城市消费占比达80%,三四线城市则偏好高性价比的酸菜鱼、佛跳墙等大单品。
 
  二、爆品逻辑

  仪式感与便捷性平衡:半成品预制菜需简单烹饪即可还原餐厅级菜品,既保留“下厨参与感”,又降低操作门槛,例如盒马推出的帝王蟹预制菜,年货节期间销售额增长118%,其“活蟹现拆+真空锁鲜”技术成为核心卖点。
 
  地域文化赋能:企业通过复刻地方名菜强化情感联结,如联豪食品的“文火牛肉”还原本帮菜风味,四川饭店“川老大”系列聚焦麻辣鲜香,春节期间销售额占比超30%。
 
  三、典型案例:安井食品的全渠道布局
 
  安井推出“年夜饭套餐礼盒”,包含小酥肉、酸菜鱼等10道菜品,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60%。其成功关键在于:
 
  供应链区域化:针对不同地区调整菜品组合,例如北方市场增加酱肘子,南方市场主打海鲜类;

       营销场景化:联合抖音直播推出“年夜饭教学”,用户互动率提升45%
 
  02、日常简餐场景便捷性与健康化并行的品类竞争

  一、数据表现

  高频消费:44.4%的消费者每周购买预制菜2-3次,22-31岁人群占比43%,其中单身经济与小家庭需求占比超60%。

       健康需求升级:60%的消费者关注添加剂与保鲜技术,低脂、低糖产品增速达35%。
 
  二、爆品逻辑

  一人食经济:小份装即热菜品(如盖世食品的凉拌海藻、安井的微波炉速食)精准匹配单身及小家庭需求。

       健康标签突围:光明肉业的“黑猪爆汁肠”主打0防腐剂,通过冷链锁鲜技术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三、典型案例:锅圈食汇的“5分钟火锅”革命
 
  锅圈食汇凭借“火锅食材+即热汤底”组合,2024年门店数突破万家,SKU中60%为健康类预制菜。其成功要素包括:
 
  供应链垂直整合:自建中央厨房与冷链物流,成本降低15%;

       场景化产品设计:针对露营场景推出便携烧烤套装,抖音直播销量增长200%。
 
  03、工作餐与外卖替代场景B端供应链与C端性价比之战

  一、数据表现

  B端主导市场:餐饮企业采购占比达80%,连锁餐饮的标准化需求推动预制菜渗透率提升至30%。

       C端替代外卖:35%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比外卖更干净、性价比更高”。
 
  二、爆品逻辑

  餐饮降本增效:千味央厨的“油条半成品”帮助快餐店节省60%后厨时间,成为连锁品牌标配。
 
  白领便携方案:微波即食的盖浇饭(如麻六记的台式卤肉饭)在电商平台月销超10万份。
 
  三、典型案例:国联水产的B端定制化战略
 
  国联水产为连锁餐饮定制“麻辣小龙虾”,通过中央厨房统一调味,覆盖超5万家餐厅。其核心策略包括:
 
  原料规模化采购:与湖北养殖基地合作,原料成本降低25%;

       柔性生产模式:根据区域口味调整辣度与香料配比,西南市场麻辣款占比70%,华东市场则主打蒜蓉风味
 
  04、社交聚会场景火锅、烧烤与创意品类的场景化创新

  一、数据表现

  场景细分爆发:火锅食材(丸类、肉类)占预制菜销售额的25%,烧烤类产品在夏季增速超40%。

       年轻化趋势:90后偏爱“网红单品”,如安井的“火山石烤肠”抖音销量破亿。
 
  二、爆品逻辑

  社交属性强化:预制菜礼盒(如“露营烧烤套装”)通过场景化包装吸引年轻群体,抖音直播带动销量增长200%。
 
  创意融合菜:盖世食品推出“鱼子酱寿司卷”,将预制菜与日料结合,客单价提升30%。
 
  三、典型案例:安井的“淄博烧烤”快速响应
 
  2024年淄博烧烤爆火期间,安井7天内铺货10万终端,推出“烧烤丸子组合”,销售额环比增长300%。其策略亮点包括:
 
  区域化供应链:在山东建立临时分仓,物流时效缩短至12小时;

       热点营销联动:联合抖音达人发起“烧烤DIY挑战赛”,视频播放量超5亿次
 
  05、趋势洞察:四大方向重塑预制菜未来

  一、标准化与健康化并重

  政策倒闭技术升级:国家《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通知》明确禁用防腐剂,推动企业采用气调包装、超低温锁鲜技术等。

       健康赛道细分:低钠、高蛋白、有机认证产品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焦点,增速超50%,如味知香推出“控卡套餐”,主打每餐300大卡。
 
  二、技术赋能全产业链

  生产端:智能中央厨房(如广东的“工业武装农业”模式)实现从种植到配送的全程数字化。

       消费端:AI烹饪助手(如格兰仕预制菜微波炉)降低操作门槛,提升用户体验。
 
  三、细分品类与场景融合

  八大菜系预制化:川菜(毛血旺)、粤菜(佛跳墙)加速标准化,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跨境融合:安井食品布局东南亚市场,将中式预制菜与本地口味结合,海外毛利率达22%。
 
  四、品牌竞争与渠道革新

  从渠道为王到品牌制胜:头部企业(如安井、国联水产)通过多品牌矩阵(如安井小厨、冻品先生)覆盖不同价格带。

       新零售场景:无人零售柜、社区团购与直播电商形成“即时消费闭环”,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至25%。
 
  结语:预制菜的终极战场是“信任”
 
  尽管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但消费者对健康与口味的疑虑仍是最大挑战。企业需通过三重路径重建信任:
 
  透明化生产:如直播工厂溯源,展示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

       个性化定制:针对健身人群推出低卡套餐,针对银发族开发软糯易嚼产品;

       情感化营销:打造“妈妈的味道”IP,通过故事营销强化情感联结。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所言:“预制菜产业化是社会快节奏发展、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未来,唯有将技术、品质与场景创新深度融合,预制菜才能真正从“风口”走向“刚需”。
 
来源:食品伙伴网食品研发创新服务中心,文中数据与案例均基于公开搜索结果,图片来源:创客贴会员。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研发客服
食品研发与生产
研发公众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