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该疾病主要由于关节软骨的退化磨损引起,导致关节功能减退或丧失,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骨关节炎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主要原料及其应用,为研发新的骨关节类健康食品提供参考依据。
01、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现状
根据国内外的初步调查,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则达50%。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关节炎。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具有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至203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将激增至约14亿,这一人口结构的变化无疑将加剧关节疾病的发病率,为骨关节健康市场铺设了坚实的需求基础。
IQVIA联合Lonza发布的《2024骨关节原料市场趋势洞察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球骨关节保健品市场已突破40亿美元大关,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即从2024年至2030年,将以7.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张。
目前,骨关节病的常规治疗主要是服用止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缓解症状、缓解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为主。但药物治疗常伴有严重的副作用,且只能暂缓疼痛,无法逆转病理发展进程。因此,通过营养干预的方式改善骨关节炎症状和缓解骨关节炎病程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02、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主要原料
在骨关节健康领域,原料的创新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近百年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有效成分,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骨胶原、姜黄素等,这些成分在抗氧化、抗炎、修复软骨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功效。特别是氨基葡萄糖,凭借其修复和保护软骨的显著效果,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还有一些其他新兴原料,如非变性型胶原蛋白也在逐渐崭露头角,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上的骨关节类功能食品,我们发现这类食品常用剂型为片剂、压片糖果或胶囊形式,针对人群一般为发病率较高的中老年人,作用方向来说,有的兼顾增加骨密度和改善骨关节两方面,有的仅在改善骨关节方面起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料及其应用:
一、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是构成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的重要成分,可促进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它通过刺激软骨细胞生长、抑制胶原酶和磷脂酶A2等破坏关节软骨的酶活性、减少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降解、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等机制来发挥治疗作用。氨基葡萄糖对希望改善骨关节健康或缓解轻度骨关节炎症状的人群而言,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二、硫酸软骨素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存在于动物软骨组织中,具有润滑、支撑的作用。它通过促进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合成,抑制软骨降解相关酶及促炎反应酶iNOS和COX-2的表达。硫酸软骨素已被证实经口服可达到补充关节软组织结构的功效,临床上可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疼痛和发炎症状。
三、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人体中存量最大的蛋白质,是皮肤、骨骼、肌肉、软骨、肌腱和韧带等组织的关键组成部分。胶原蛋白为肌肉骨骼系统提供基础结构,是决定身体活动能力的关键。补充胶原蛋白可刺激软骨细胞生长,增加关节软骨蛋白多糖含量,达到预防骨关节炎的作用。
四、二甲基砜
二甲基砜是一种有机硫化物,是人体合成蛋氨酸、胱氨酸和含硫蛋白的硫的主要供应源之一。二甲基砜对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关节连接处的滑膜由含硫蛋白和氨基葡糖等组成。含硫蛋白和氨基葡糖等有促进胶原蛋白产生、增加水的结合、帮助修复损伤软骨的功能,可使受伤软骨恢复正常,滑膜液更浓,更有黏性,从而加强对关节面的保护,减轻关节面的摩擦,减少痛苦。
五、其他原料
除了上述主要原料外,还有一些药食同源食材或是传统中药材的提取物,如乳香提取物、姜黄素等,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也体现了这类原料的特殊价值和食品制造商对这类原料的重视。例如,乳香和没药是传统中药中的活血祛瘀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作用。姜黄素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03、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原料的差异
在对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原料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分析时,我们发现主要的出现频率高的原料国内外基本一致,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钙、胶原蛋白等。这可能与法规要求有关。其他原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二甲基砜在国内没有使用,酪蛋白肽在国外没有使用,透明质酸在国外使用较多。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法规的要求,如二甲基砜在国内不属于食品原料,乳香提取物属于药物范畴。
一、美国
目前美国国家食品营养协会(NNFA)批准的骨关节健康相关的膳食补充剂主要为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氨基葡萄糖硫酸盐、硫酸软骨素、二甲基砜、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等物质。
二、欧盟
目前欧盟没有授权任何有关骨关节类产品或原料的健康宣称。在已经申请的原料清单中包括了绿唇贻贝、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虾青素、硼酸、胶原蛋白、透明质酸 / 透明质酸钠、水解胶原蛋白、鲨鱼软骨、二甲基砜、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氨基葡萄糖、γ- 亚麻酸、Ω-3 脂肪酸(DHA、EPA、DPA)、月见草油、柑橘生物黄酮、黏多糖、二氧化硅、硒、锌、大豆异黄酮和腺苷蛋氨酸,但是这些原料包括相关的产品或膳食补充剂都没有获得欧盟关于骨关节健康宣称的授权。
三、加拿大
加拿大卫生部批准使用与骨关节类产品相关的原料主要为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水解胶原蛋白、二甲基砜、透明质酸以及一些植物性原料,其健康宣称主要为有助于保持软骨 / 关节健康或有助于减轻或缓解与骨关节炎相关的关节疼痛等,相关产品可以根据其主要原料来源进行相应的宣称。
表 1 加拿大卫生部关于骨关节类产品健康宣称所批准的功效成分及每日剂量表
四、澳大利亚
目前澳大利亚市场上与骨关节相关的原料主要为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甲磺酰甲烷和钙等,而相关产品通常为不同原料组合制成的复合制剂,并作为营养保健品销售和应用。
五、韩国
韩国列出的有助于关节 / 骨骼健康的原料:
①公告型功能性原料:N- 乙酰 -β-D- 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胺、大豆异黄酮、人参、黏多糖蛋白和二甲基砜。
②个别型功能性原料:脂肪酸复合物、刺五加地黄复合提取物、复合刺五加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姜黄提取物、九节草提取物、乌桕树果提取物、鸡软骨粉、玫瑰果粉、复合发酵牛腾草提取物、乳香提取物、复合乳香提取物、蜂蜡乙醇提取物、鲑鱼提取物、牛奶蛋白提取物、胶原蛋白肽、复合田三七提取物、复合紫苏提取物、朝鲜当归提取粉、穿心莲提取物、软骨素、青口贻贝提取物、紫葳提取物、葎草提取物和复合黄芩提取物。
六、日本
我们对日本功能食品信息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看出涉及的原料主要是胶原蛋白肽、非变性 II 型胶原蛋白、葡萄糖胺、葡萄糖胺盐酸盐、硫酸软骨素、槲皮素糖苷、透明质酸、N- 乙酰葡萄糖、弹性蛋白和姜黄素等。
七、中国
我国目前并没有保健功能涉及骨关节健康,仅有关于增加骨密度或增强免疫力的相关健康宣称。通过检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数据库发现,2016—2020 年批准的增加骨密度的国产保健食品批件合计 300 个,其中原料中使用氨基葡萄糖类(氨基葡萄糖盐酸盐、D- 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盐酸氨基葡萄糖)的产品合计 134 个,使用频率为 45%;使用钙制剂(碳酸钙、动物来源骨粉等)的产品合计 165 个,使用频率为 55%;使用硫酸软骨素的产品合计 86 个,使用频率为 29%;使用胶原蛋白类(骨胶原、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等)的产品合计 53 个,使用频率为 18%;使用中药类的产品合计 80 个,使用频率为27%。
04、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食物的认识逐渐加深,植物提取物特别是功能性植物提取物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逐年增多,品种也日渐丰富。在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调研中,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功能食品的配料中出现了多种药食同源食材或传统中药材的提取物,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其作用方向不容忽视。
1. 个性化和精准营养
随着个性化医疗和精准营养的发展,未来的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根据个人的基因型、代谢状态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提供定制化的营养解决方案。
2. 多功能性
未来的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将不仅限于改善骨关节健康,还可能结合其他健康效益,如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等,提供多功能性的健康益处。
3. 天然和有机原料
消费者对天然和有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的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将更多地使用天然和有机原料,减少人工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成分的使用。
4. 科学验证和法规
支持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更多的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原料将得到科学验证,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也将不断完善,为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05、结论
骨关节类功能食品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干预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通过分析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主要原料及其应用,我们可以看到,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和二甲基砜等原料在改善骨关节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药食同源食材和传统中药材提取物的应用,为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未来,随着个性化医疗和精准营养的发展,骨关节类功能食品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提供定制化的营养解决方案,同时结合其他健康效益,如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等,提供多功能性的健康益处。此外,天然和有机原料的使用,以及科学验证和法规支持,将为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建珍.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性食品的主要原料及健康宣称的分析.《现代食品》2023年29卷13期
[2]陈朝青,王学敏,李菁菁,等 . 国内外骨关节类功能食品现状分析 [J]. 食品与药品,2017,19(6):437-441.
[3]刘雪蕊,张东星,郭原,等 . 防治骨关节炎的功能食品因子研究进展 [J]. 饮食保健,2020,7(4):294-295.
来源:食品伙伴网食品研发创新服务中心,图片来源:创客贴会员。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