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抢占百亿市场,这款新食品原料有哪些潜力功效

发布日期:2024-11-21  
核心提示:L-α-甘磷酸胆碱的别名为甘磷酸胆碱、胆碱磷酸甘油酯、甘油卵磷酯,是人体内源性物质。L-α-甘磷酸胆碱的结构由甘油、磷酸和胆碱组成,它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和代谢途径十分复杂。简单来说,它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的,并且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都有分布。 L-α-甘磷酸胆碱既是磷脂和胆碱的来源,胆碱含量高,其中41%是胆碱。L-α-甘磷酸胆碱能被快速吸收并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又可用于大脑中的磷脂酰胆碱(PC)生物合成和乙酰胆碱的产生,乙酰胆碱是一种允许脑细胞相互交流的化学物质。L-α-甘磷酸胆碱具有吸湿性,也
  L-α-甘磷酸胆碱的别名为甘磷酸胆碱、胆碱磷酸甘油酯、甘油卵磷酯,是人体内源性物质。L-α-甘磷酸胆碱的结构由甘油、磷酸和胆碱组成,它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和代谢途径十分复杂。简单来说,它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的,并且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都有分布。
 
  L-α-甘磷酸胆碱既是磷脂和胆碱的来源,胆碱含量高,其中41%是胆碱。L-α-甘磷酸胆碱能被快速吸收并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又可用于大脑中的磷脂酰胆碱(PC)生物合成和乙酰胆碱的产生,乙酰胆碱是一种允许脑细胞相互交流的化学物质。L-α-甘磷酸胆碱具有吸湿性,也就是说它会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出于这个原因,补充剂需要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并且不应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01、国内法规要求
 
  2024年3月,金久奇生产的L-α-甘磷酸胆碱顺利通过了中国新食品原料审核并公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三新食品”相关公告,L-α-甘磷酸胆碱获批为新食品原料。这意味着,此后L-α-甘磷酸胆碱可添加至普通食品中。推荐食用量为≤600毫克/天(以干基计)[3]。
 
  此外,鉴于L-α-甘磷酸胆碱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另外后续若L-α-甘磷酸胆碱的生产工艺等与公告中不同,例如使用生物合成法、或从富含L-α-甘磷酸胆碱的生物中浓缩,仍可以申报新食品原料。
 
微信图片_20241121095346
图源:国家卫健委
 
  02、国外应用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L-α-甘磷酸胆碱被广泛用作膳食补充剂或食品原料,并已获得多个国家的批准和认可。2009年,日本最早将L-α-甘磷酸胆碱纳入“除非标示药效,否则不被判定为药物的成分(原料)清单”中。目前L-α-甘磷酸胆碱在日本是新型食品原料,常被用于机能性食品开发。此后,美国、加拿大及瑞士等国家相继批准或允许其添加到食品中使用。在美国,L-α-甘磷酸胆碱被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管理;在加拿大,L-α-甘磷酸胆碱则被批准作为天然健康产品使用。欧盟将L-α-甘磷酸胆碱归类为食品补充剂。在澳大利亚,L-α-甘磷酸胆碱则被归类为补充药物。
 
  03、食用现状
 
  较高的膳食总胆碱或L-α-甘磷酸胆碱摄入水平对我国中老年居民(尤其是≥65岁)总体认知功能评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目前,我国居民L-α-甘磷酸胆碱摄入普遍不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居民膳食L-α-甘磷酸胆碱平均摄入量为16mg/d;90%以上人群膳食L-α-甘磷酸胆碱无法达到适宜摄入量。目前,L-α-甘磷酸胆碱作为药物或保健类产品可改善成人痴呆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
 
  L-α-甘磷酸胆碱极易穿透血脑屏障,在增强记忆、提升思维、缓解焦虑、稳定情绪和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益处。
 
  GrandViewResearch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大脑健康补充剂市场规模为76.8亿美元,预计2022年至2030年将以8.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市场发展之快,可见一斑。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由此带来的健康需求及机遇也随之逐渐凸显。
 
  利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老年人口的状况和特点,并对未来50年中国人口和老龄化进程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2022—2036年是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2037—2051年进入中速增长阶段,2052—2063年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迅速递减。从2056年开始老年人口出现负增长,老年人口数量有所减少[6]。未来30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龄问题的关键时期。
 
  L-α-甘油磷脂酰胆碱类似于PS,是脑健康方向的抗衰潜力原料[1]。研究表明,L-α-甘磷酸胆碱有助于增加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因为它能被快速吸收并容易穿过血脑屏障。一项涉及57名年龄在65岁至85岁之间的参与者的研究发现,补充L-α-甘磷酸胆碱能够在11个月内显着提高单词识别分数。未接受L-α-甘磷酸胆碱的对照组的单词识别成绩较差。此外,在研究期间使用L-α-甘磷酸胆碱的组中几乎没有报告副作用。
 
  老年呆症的发病机制(记忆力、认知障碍等)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缺乏密切相关,如果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痴呆症状[4]。已有人体试验显示L-α-甘磷酸胆碱支持老年人的记忆、学习、情绪和社交能力。L-α-甘磷酸胆碱迅速穿过血脑屏障,保护神经元并改善大脑功能和学习过程[5]。
 
  特别是通过作用机制L-α-甘磷酸胆碱直接增加乙酰胆碱的合成和分泌,优于任何其他胆碱相关化合物,影响全系统和大脑的胆碱浓度。
 
微信图片_20241121095434
图源:补剂前沿
 
  L-α-甘磷酸胆碱可以改善中风恢复。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发现,L-α-甘磷酸胆碱可以改善急性中风或小中风患者的认知恢复。中风后,患者接受1,000毫克alphaL-α-甘磷酸胆碱的注射,持续28天,然后在接下来的5个月内每天口服3次400毫克。71%的患者没有表现出认知衰退或健忘,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2]。
 
  除此以外,补充L-α-甘磷酸胆碱可能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和力量。男性大学生每天服用600毫克L-α-甘磷酸胆碱或安慰剂,为期6天。在发放剂量之前以及6天用药期后1周,测试了他们大腿中部拉力方面的表现。研究表明L-α-甘磷酸胆碱可以增加大腿中部拉力。另一项研究表明,在运动前补充L-α-甘磷酸胆碱可能有助于提高受试者举重的速度,并且补充L-α-甘磷酸胆碱可能有助于减轻与运动有关的疲劳。由于L-α-甘磷酸胆碱与肌肉力量和耐力相关,许多研究已证明它可以提供爆发力输出、力量和敏捷性。
 
  另外,L-α-甘磷酸胆碱可以增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平,从而增加人类生长激素(HGH)的分泌。对于儿童,HGH负责通过促进骨骼和软骨的生长来增加身高。对于成年人,HGH可以通过增加骨密度来帮助促进骨骼健康。除了缓解疾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外,研究提示L-α-甘磷酸胆碱还具有抗多个组织的缺血/氧损伤、抗电离辐射、调节内分泌、抗癫痫所致神经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
 
  综上,食用L-α-甘磷酸胆碱对促进整体健康和体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L-α-甘磷酸胆碱行业在中国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L-α-甘磷酸胆碱行业消费量从2015年的411.60吨增长到2021年的425.72吨。且据预测,L-α-甘磷酸胆碱行业的消费量将继续增长,在2028年预计或将达到691.78吨。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物,L-α-甘磷酸胆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加深,未来它将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理想选择之一,相信L-α-甘磷酸胆碱在未来将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参考资料:
1. L-α-甘油磷酸胆碱:给大脑建一座加油站,中国食品报 
2.LeeSH,ChoiBY,KimJH,KhoAR,SohnM,SongHK,etal.Latetreatmentwithcholinealfoscerateincreaseshippocampalneurogenesisandprovidesprotectionagainstseizure-inducedneuronaldeathandcognitiveimpairment.BrainRes2017;1654:66–76.
3.http://www.nhc.gov.cn/sps/s7892/202403/7b89108ea0624ffda15a86e3764ee754.shtml 
4.WallinGA.TreatmentofcognitivedysfunctionassociatedwithAlzheimer'sdiseasewithcholinergicprecursors.Ineffectivetreatmentsorinappropriateapproaches?[J].MechanismsofAgeingandDevelopment,2001. 5.ParnettiL,MigniniF,TomassoniD,etal.Cholinergicprecursorsinthetreatmentofcognitiveimpairmentofvascularorigin:Ineffectiveapproachesorneedforre-evaluation?[J].JournaloftheNeurologicalSciences,2007,257(1-2):264-269.
6.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302/t20230227_1918980.html

来源:食品伙伴网食品研发创新服务中心,作者:Joyce,食品专业硕士,现从事食品法规与研发工作。图片来源:创客贴会员。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研发客服
食品研发与生产
研发公众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