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消费力蓝海——活力银发人群消费需求趋势研究》研究表示,在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中,银发人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结构性机会要素。一方面,银发人群将会持续扩增,60周岁及以上人口到2035年将继续上涨至全国总人口的30%,彼时全国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位银发者。另一方面,新的银发人群历经中国改革开放的市场化红利、接受了市场经济熏陶,同时他们也享受到各项资产要素的增值红利,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和意愿[1]。到2050年,65岁或以上的人口预计将翻一番,超过16亿。50-59岁的新银发人群呈现更优越的经济条件,但我国银发人群整体经济状况稳定。
《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预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未来进入“长寿时代”后,银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增加[4]。
据定量调研结果,受访银发人群的个人退休金的月均平均数为4732元,而包含配偶薪金、以及保险、理财、房租等财产收入的家庭收入,其月均平均数达12259.5元,家庭年均收入约达14.7万元。

数据来源:黑蚁资本2024活力银发人群消费者调研
老年市场,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理由。但是老人,却少有人真正去好好关注。老人,不是一个消费力差的“下沉”市场。老人,是一个需求独特的“差异化”市场[3]。
银发经济中,老年用户,是那些最终会给你“花钱”的人。得做好用户画像,剖析他们的消费痛点和消费需求。活力银发人群的消费需求释放的核心变量并非在“老”,而在于“富有”和“闲暇”。建设银发人群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安享生活,使他们能够未病先养,保持健康状态。
在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中,各个国家都将目光聚焦于老年食品的研究领域,力求满足老年群体的营养需求。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老年营养保健食品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其产品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类是保健食品,这类食品扮演着日常膳食营养素补充剂的角色,能够精准地满足老年人在特定营养素方面的需求;另一类则是冲调糊粉类食品,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协助那些存在吞咽困难的老年人获取人体每日必需的各类营养素,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营养供给与健康水平。
当下我国老年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较为匮乏,创新大多集中于营养补充范畴,在质地优化、感官塑造以及功能强化等关键方向上,鲜有创新成果涌现。部分老年特殊食品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研发阶段,难以达成规模化生产的目标。
随着物质及医疗条件提升,目前调研的银发人群整体自评身体状态较好,71%的银发人群认为自己健康状态还不错,因此日常保养成为主要的健康需求。银发人群对于自身身体健康扣分项主要集中在老年慢性疾病,例如三高、骨质疏松、睡眠及眼疲劳。为了维持身体在“最佳状态”,银发人群更注重日常长期的身体调理和维护,而非“病急求医”。另外老年人因为消化吸收能力的减退以及机体功能的减退,更需关注骨骼健康、认知功能维护等,对钙、维生素D、B族维生素等的需求增加[2]。

数据来源:黑蚁资本2024活力银发人群消费者调研
新银发人群子女健康意识的提升,也是带动银发人群的健康消费品质化、品牌化的核心驱动力。在田野调研中发现,由于自身缺少对产品的判断力,银发人群的保健品多数是通过90后的子女种草。
日常服用保健食品、滋补品是银发人群主要的保养方式。本次定量和田野研究对象在保健食品消费的渗透率达到100%,整体来看38%的银发人群共同使用中草药类滋补品和西式保健品,34%的银发人群绝大部分服用西式保健品,28%的银发人群绝大部分服用中草药类滋补品,他们普遍诉求西医以精准补给,诉求中医以渐进调养。从代际差异上来看,50-54岁人群中中西并用的占比较60-65岁人群显著更高。西医保健品中以下品类较为普遍,缓解三高的鱼油、护理关节的氨糖钙片、保护视力的叶黄素及复合维生素,品牌更多以海外进口为主;对于中式滋补品、药食同源产品,目前较多出现有品类无品牌的阶段,功效匹配和产地归属是主要选购逻辑,比如海参 - 青岛 - 高蛋白,石斛 - 霍山 - 助消化,西洋参 - 加拿大 - 补气血。

数据来源:黑蚁资本2024活力银发人群消费者调研
琳琅满目的适老保健品中,怎么做出爆品呢?主要有三点:洞察刚需、挖掘痛点、符合认知。当你的用户画像足够细,对应着能提供足够细分的品类,那么,就有机会补上供需错配里的那个“差”,就会是红利所在。
首先要明确银发人群的健康需求。目前,“三高”、改善认知功能、促进骨骼健康是老年群体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场潜力所在。
其次是运用先进技术进行产品质地改良。老年人普遍面临着牙齿脱落、咬合力减弱、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肌肉力量不足以及协调协同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需要改良食品质地。设计特殊用途的质地改良食品常见的技术可分为3类:一是使传统膳食(如肉类、蔬菜和水果)变软的传统工艺,便于咀嚼和口腔加工;二是生产生物聚合物颗粒和微凝胶的技术,改变食品的流变性;三是利用电场、磁场等作用生产带电微粒,在溶剂挥发时产生纳米或微米颗粒等新型结构技术。改良食品质地的常见技术如高压处理、酶解法、冻融法和辐照处理已被国外很多国家广泛使用,如3D打印技术、微流体技术、静电纺丝技术、静电雾化技术等新型的结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应用于食品工业,这些技术也完全可以推广应用于老年营养保健食品的生产。
再次,老年食品标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我国政府已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标准,为老年食品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有力的规范保障。尽管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老年食品通则》的正式稿尚未发布,但得益于团体标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一系列老年营养保健食品团体标准如《易食食品》《老年营养食品通则》《适老营养补充品》《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规范》等已经相继出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未来,我国老年食品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明确和有力的指导与支持。
在老龄化不断加剧和健康需求不断细化的背景下,营养与质地研发双管齐下,聚焦老年食品创新,为老年人带去更多的福祉。
参考资料
1.http://www.cnfood.cn/article?id=1876955721247428610
2.新时代的消费力蓝海——活力银发人群消费需求趋势研究
3.如果老年市场终将爆发,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4.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
来源:食品伙伴网食品研发创新服务中心,作者:Joyce,食品专业硕士,现从事食品法规与研发工作。图片来源:创客贴会员。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