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年轻人失业将挤垮百元刺身?三文鱼市场寒冬中的隐忧与破局

发布日期:2025-03-18  
核心提示:三文鱼价格暴跌 进口商赔本硬扛 年轻人失业率或将挤垮百元刺身?
  PART.01
  价格风暴:供需失衡下的市场寒冬
 
  2025年第10周(3月3日至9日),中国三文鱼市场持续陷入“价格寒冬”。挪威三文鱼价格较前一周下降 9 元人民币/公斤,智利三文鱼跌幅更大,下降 11 元/公斤。第9周各批发市场冰鲜三文鱼跌幅就已达到5-15元/公斤。广州销售商透露:“如今法罗群岛三文鱼单品的亏损高达15元/公斤,为维护客户关系,只能赔本硬扛。”
 
  业内人士表示,当这场暴跌击穿了行业80元/公斤的心理防线,意味着市场陷入严重低迷。
 
  需求端的疲软,无疑是这场价格风暴的主要推手。消费淡季市场动力不足,近期无节日刺激市场,年轻人失业率升高,使这一群体消费能力受限,单价百元的三文鱼刺身被更具性价比的替代。虽然智利三文鱼在美国市场因情人节需求动,但在中国市场,多家进口商因前期库存割肉甩货,导致价格“越跌越卖不动”,陷入了恶性循环。
 
  PART.02
  破局之道:内陆枢纽与国产替代双引擎
 
  面对进口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三文鱼产业正在努力构建“双循环”新生态,以实现进口与国产的协调发展。
 
  四川省凭借成都航空口岸的冷链物流优势,成为内陆枢纽的典范。2024年成都口岸三文鱼进口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其中 90% 是通过“空公、空空中转”的方式分拨至全国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将成都打造成“全国三文鱼集散中心”,通过建立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法罗三文鱼从捕捞到摆上成都人的餐桌最快48小时。
 
  国产养殖的突破更是令人瞩目。宁波诺帝克水产的全陆基循环水养殖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待三期工程建成后,成鱼总产能将达到20000吨,成为中国乃至全亚洲第一个三文鱼本地规模化陆基养殖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将在15%以上。该项目通过从冰岛进口鱼卵,从丹麦等国进口设备,结合国内的政策支持,实现了从鱼卵到成品上市的全链条本土化。此外,山东威海创新的“陆海接力”养殖模式,通过陆基工厂化育苗与深远海网箱养殖相结合,不仅将养殖周期缩短至 18 个月,还使存活率提升至 95%,为破解海水养殖种源依赖提供了“中国方案”。
 
  PART.03
  隐忧与变革:市场规范与消费升级赛跑
 
  当前,中国三文鱼市场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假标签”与“新旧掺卖”问题复发。部分不良商家通过篡改标签运单号与生产日期,甚至直接新日期货箱中换条旧鱼进去,“旧鱼充新”恶性竞争。某大型经销商对此表示:“尽管业内此类行为占市场很少,但这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正在严重透支消费者的信任。”
 
  此外,消费场景的单一化也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中国三文鱼主要以刺身生鲜形式面向消费者,而预制菜及深加工产品占比较低。针对这一现状,头部企业正加速产品创新。盒马推出了三文鱼预制菜,佳沃食品推出馋熊同学三文鱼鱼松,德特食品的香辣三文鱼罐头等。这些尝试虽已初现成效,但突破市场份额占比仍需时间的检验。
 
来源:食品伙伴网食品研发创新服务中心,图片来源:创客贴会员。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研发客服
食品研发与生产
研发公众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