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美味营养双升级!香椿、紫苏、马齿苋…5款新型蔬菜复合调味酱工业化生产指南 >

美味营养双升级!香椿、紫苏、马齿苋…5款新型蔬菜复合调味酱工业化生产指南

发布日期:2025-05-22  
核心提示:  01、藤椒味香椿酱  香椿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的的木本蔬菜,香椿的加工利用,可以是活性成分提取,如总黄酮、萜类
  01、藤椒味香椿酱
 
  香椿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的的木本蔬菜,香椿的加工利用,可以是活性成分提取,如总黄酮、萜类物质、蛋白质、多糖、膳食纤维等;也可以是食品加工,如进行干制,较适于制作香椿酱和腌制香椿。以香椿为主要原料,辅以藤椒粉、芝麻、食盐、植物油等为配料,研制具有藤椒味的香椿酱,以满足人们对食物风味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香椿的开发利用。
 
  一、产品配方
  100g香椿中,食盐使用量为1.2g/100g、芝麻使用量为2.0g/100g、藤椒粉使用量为0.8g/100g、植物油使用量120g/100g、复合调味剂使用量0.4g/100g(其中味精86%、呈味核苷酸9%、柠檬酸5%)
 
  二、工艺流程
  香椿→预处理→Na2CO3→护绿→切碎→调配→装灌→排气→杀菌→冷却→成品
 
  三、操作要点
  香椿预处理:选用新鲜、无病虫害和烂叶的香椿,剔除根部老梗,用清水洗净,沥去水分。
 
  脱蜡质:将洗净的香椿芽放在0.5%的Na2CO3溶液中浸泡,以脱除香椿叶表面的蜡质,利于铜离子置换镁离子。
 
  护绿:将经过脱蜡质的香椿芽漂洗后,放入100℃的200mg/kg的醋酸铜与50mg/kg的亚硫酸钠护绿液中,用烫漂和浸泡2种方法使Cu2+渗入香椿组织内,取代叶绿素中的镁离子,生成较稳定的叶绿素衍生物。
 
  切碎:护绿后的香椿芽经漂洗沥去水分后,切成约3~5mm的小段。
 
  调配:将植物油烧热浇在藤椒粉上拌匀,然后与切碎的香椿芽和其他配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装罐、排气和密封:将调配好的香椿酱按照规格进行灌装,放在水浴锅中排气后密封。
 
  杀菌、冷却:密封后的香椿酱在100℃下杀菌15min,冷却至室温即为成品。
 
  02、紫苏复合调味酱
 
  紫苏是一种既可以做药材又可以做食材的植物,紫苏在早期就被人们食用,不仅做蔬菜、调料食用,其药用价值也被广泛应用。在中国首批公布的60多种药食同源的食品中,紫苏就被划入其中。以紫苏为主要原料,以辣椒粉、茴香粉、孜然粉等为辅料,通过粉碎、烘干、混合、熬煮、糊化和杀菌等加工工艺,制成一款具有特殊风味的复合调味酱。
 
  一、产品配方
  紫苏粉15%、辣椒粉3%、食盐8%、孜然粉2%、茴香粉1%、大蒜粉1.5%、小麦淀粉5%、白砂糖2%、食用油35%、黄原胶0.15%、白芝麻5%
 
  二、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清洗、干燥、粉碎、筛选)→混合、调配→加水熬制→均质→灌装→灭菌→检测→成品
 
  三、操作要点
  原辅料选择:挑选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无杂质、无污染的符合生产要求的原材料。
 
  预处理:紫苏叶清洁干净后晒干,在恒温干燥箱110℃,60min干燥处理,干燥后的紫苏粉用粉碎机进行打碎然后过60目筛。为了保证酱体的组织状态一致,其他辅料如孜然粉、辣椒粉、茴香粉均过60目筛处理,白芝麻炒熟备用。
 
  调配:将食用油加热至100~120℃,加入已经混合好的紫苏粉、孜然粉、辣椒粉、茴香粉,不断翻炒焙香,使各种原料充分混合。提前用蒸馏水将食盐、白砂糖、黄原胶、淀粉溶解备用。停止加热,冷却至一定温度,倒入已制备好的淀粉水糊至锅中,不断搅拌混合。
 
  熬制:将已经调配好的酱体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至85℃左右煮制15~25min,使淀粉糊化,煮熟后加入已经炒熟的白芝麻粒。
 
  均质:待酱料冷却至45℃左右,用胶体磨预处理后再用均质机对紫苏复合调味酱进行处理,均质压力20~25MPa,循环4min,使组织状态均匀一致,也可使酱体的口感更加细腻润滑。
 
  灌装:灭菌均质后的酱料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罐,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排气处理,75~85℃,15min左右。排气完毕后封盖,将产品放入沸水中杀菌30min,杀菌后冷却至45℃左右即可。
 
  03、复合马齿苋上海青蔬菜酱
 
  马齿苋是一种良好的药食两用食材,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明目利尿等功效。西兰花性凉、味甘,可补肾、健脑壮骨、补脾和胃。上海青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人们熟知的钙、VC含量较高。因此,利用马齿苋、西兰花、上海青作为主要原料,研发复合蔬菜酱,丰富了蔬菜酱的种类,既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又促进了新调味品的开发,提升了原料的利用率。
 
  一、产品配方
  蔬菜量80g,黄豆酱13g,大豆油40g,盐2.5g,辣椒1.25g,姜末1.0g,蒜末1.0g,芝麻0.2g,味精0.5g、花椒0.5g
 
  二、工艺流程
  蔬菜原料挑选、清洗→漂烫→切丁→纱布过滤→加盐腌制→炒酱、调味→灌装→杀菌→产品

  三、操作要点
  原料的称取:按照基本配方,称量大豆油、黄豆酱、盐、味精、辣椒、姜末、蒜末、芝麻等原料。
 
  马齿苋的处理:选择鲜嫩的马齿苋为原料,除去已纤维木质化的老叶,经清水洗涤后,取嫩叶作为原料。
 
  西兰花的处理:挑选无病虫害、成熟度和大小基本一致的西兰花的花球.将西兰花切去老化花茎部分以及黄色花茎部分,保留其新鲜部分,用清水清洗外表皮,然后将西兰花用80~90℃水焯水2min。
 
  上海青的处理:选取无病虫害、新鲜的上海青,去除黄叶、枯叶,清水洗涤干净,叶和茎按照1∶1.5质量比进行搭配,作为原料。
 
  蔬菜的腌制:挑选马齿苋、上海青、西兰花质量比为1∶1∶1,切碎,经纱布过滤,沥干水分,加入称量好的盐,腌制30min,备用。
 
  热油的制备:在炒锅内加入称量好的大豆油,加热至出现大豆油特有的香味,加入已称量的辣椒、姜末、蒜末、花椒、八角,炒制,炒出香味,关火,除去辣椒、姜末、蒜末、花椒、八角,收集热油,备用。
 
  酱料的熬煮:将称量好的黄豆酱,小火熬制直至酱料粘稠,加入腌制好的蔬菜,炒制3min,加入味精,再炒制1min,撒少许芝麻,出锅。
 
  罐装:为了保持蔬菜酱的风味,采用密封性能好、无毒无味的四旋玻璃瓶进行灌装。酱料要求稀稠均匀,炒制好后即刻装罐。蔬菜酱的灌装温度不低于65℃,瓶口、瓶身及瓶盖洁净,控制酱料表面油层高度2~3cm,填充不可太满,留一定空隙。
 
  杀菌:将灌装好的酱料放入真空封罐机中杀菌,温度为90℃,时间为15min。
 
  04、天麻山药复合调味酱
 
  天麻原名赤箭,其主要成分为多糖、有机酸、核苷、甾醇及天麻苷元、天麻素等酚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力、镇静、调节血脂、血糖及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阿尔茨海默症等功效,是“药食同源”的试点品种,在食品产业发展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山药富含多糖、多酚、薯蓣皂苷、尿囊素等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和降血糖等功效,对炎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也有预防作用,是药食兼具、养生健康、口感丰富的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以天麻、山药、辣椒、藤椒、茴香、肉桂、丁香等为主要原辅料,开发了一款风味复合调味酱新产品。
 
  一、产品配方
  天麻浆添加量25%、食用油添加量60%、黄豆酱添加量48%、辣椒粉添加量15%、香辛料添加量6%、食盐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6%(以50g山药粒为基本质量计)
 
  二、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炒酱→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三、操作要点
  选料、打粉:选取新鲜天麻、山药和姜,洗净、去皮待用。参考清香型火锅底料配比并进行修改,挑选香辛料八角、肉桂、丁香、陈皮、茴香、藤椒按照质量比10∶6∶1∶10∶4∶8打包打粉,干辣椒打粉,均过60目筛。
 
  天麻除臭打浆:将洗净去皮的天麻放入5%的生姜水中60℃浸泡2h除臭后,将其置于105℃烘箱中烘干,按1∶3的料液比加入纯净水打浆备用.油炸山药丁:将洗净去皮的山药切成大小均匀的山药丁(0.5cm×0.5cm×0.5cm),油炸(140℃,5min)处理后捞出沥油。
 
  炒酱:加入适量食用油,待油温升至120~140℃,依次放入辣椒粉、香辛料炒香;然后加入山药粒翻炒(炒制温度140℃);再加入黄豆酱,炒出酱香味;倒入天麻浆,翻炒熬煮8~10min,最后加入白砂糖和食盐进行调味。
 
  罐装冷却:趁热将调味酱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罐中,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排气(75~85℃,15min)后封盖,再将产品放入100℃沸水中杀菌30min后,冷却至40℃。
 
  05、板栗调味酱
 
  板栗经济价值较高,作为坚果类食品,具有甘甜芳香,营养价值丰富,富含淀粉(51%~60%)、蛋白质(5.7%~10.7%)、脂肪(2%~7.4%),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不饱和脂肪酸和黄酮类物质等,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保健作用。以板栗、黄豆酱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一种板栗调味酱,不仅增添了复合调味酱的花色品种,满足人们对调味酱的需求,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板栗的经济效益。
 
  一、产品配方
  板栗60g(其中板栗丁40g,板栗浆20g)、黄豆酱15g、白砂糖3.0g、辣椒粉1.3g、花椒粉0.6g
 
  二、工艺流程
  板栗→预煮→去壳→切丁→油炸→炒制→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三、操作要点
  选料、预煮、去壳:选用粒大、丰满、完好的颗粒,除去病虫害、霉变及未成熟的颗粒,将板栗倒入沸水中预煮7min后捞出、冷却,用小刀手工去壳及去皮。
 
  切丁、磨浆:将预煮后的部分板栗仁切成0.5cm×0.5cm×0.5cm的丁状。另一部分板栗仁按照板栗状,再经胶体磨细磨得到板栗浆。经多次试验可知,炒酱时,当板栗丁与板栗浆添加量之比为2:1时,对产品的品质有较好的效果。
 
  油炸:待油温升至120℃后,将板栗丁倒入锅内油炸处理6min,然后捞出沥干油备用。
 
  炒制:文火炒制,待油温升至60℃时,将辣椒粉倒入锅中,同时加入适量花椒粉进行炒制,待辣椒炒出红油后,加入黄豆酱和板栗浆翻炒,再倒入经油炸处理后的板栗丁不断翻炒;然后加入白砂糖翻炒,待炒出酱香味后,停止加热(炒制时间共约6min)。
 
  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炒制结束后,起锅趁热装入净重161g的玻璃瓶中,水浴锅加热使其中心温度达到85℃,排气8min,然后迅速旋紧瓶盖,在沸水中杀菌20min。杀菌后的产品分段冷却至室温。
 
参考文献:
[1]贾浩岩,张佳伟,张斯璇,姜雯宇,郭紫玉,朱新鹏.藤椒味香椿酱的研制[J].
[2]吴文龙,曾少葵,黄楚欣,吴昇宇,杨志娟.紫苏复合调味酱加工工艺的研究[J].
[3]张永清,张梦真,王德国,肖付刚,杨晓露.复合蔬菜酱的研制[J].
[4]蒋丽施,顾玲,汤雨晴,张颖,邓敏,景佳馨,郑思怡,孟晓,左蕾蕾.天麻山药复合调味酱的研制及风味成分分析[J].
[5]马凌云,赵亮,赵超南,朱家鑫,罗春雷.板栗调味酱的研制[J].

来源:食品伙伴网食品研发创新服务中心-工业化餐饮联盟整理,图片来源:创客贴会员。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研发客服
食品研发与生产
研发公众号
客服微信